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之中,具有着鲜明的精神特质 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,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之中,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,已经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。革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在其鲜明的精神特质中。 革命性。主要包括理论的革命性和实践的革命性。《共产党宣言》发表近70年后,马克思主义学说终于由革命预言变成现实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,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,以卓越的理论自觉、实践自觉和历史自觉,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,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,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,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。革命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反映,所以革命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斗争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。 民族性。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系统研究的直接动因,是为了避免中国共产党内“左”右倾错误思想对党的事业再度构成危害。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:“使马克思在中国具体化,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,即是说,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,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。”湖南韶山冲里走出来的毛泽东,一生农民本色,与土地、农民和农村结缘,向来以中华民族为自豪,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明成果,成就了中国革命事业。毛泽东的理论创新,从来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,但从来都不是马克思主义“本本”上的现成词句,永远都体现出最贴近中国现实的民族风格,中国的革命文化由此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。
|